聚焦新课标,践行“以体育人”:体育与康养学院深入解读体育新课标中的“以体育人”之道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5-03-27浏览次数:10

体育与康养学院于2025年3月26日下午在院学术报告厅,举办题为《2022版新课标释解与学校体育教材教法——北京体育八条”意味着什么?》的专题辅导讲座。本次讲座由徐新建老师主讲,围绕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(2022年版)的主要变化及教学实施建议等内容展开深入解读,全院教师共同参与学习。

徐新建首先结合《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》,系统介绍了国家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、促进体教深度融合、持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等方面的最新政策。文件提出要提升校园体育运动时间和质量,让痛快流汗成为体育课常态;大数据、人工智能赋能,精准施策补足学生体质短板;多措并举建强体育师资队伍,构建“大健康”教育格局等。

讲座还重点分析了2022年版《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》的四大变化:课程性质更突出“核心素养”;课程理念强调“教会、勤练、常赛”;课程目标围绕运动能力、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素养展开;课程内容涵盖基本运动技能、体能、健康教育、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,体现“五育融合”育人导向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、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课程的育人特点,设计教学内容。在教学中,要关注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,更要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成效。

讲座现场气氛热烈,互动频繁。本次讲座内容系统、案例丰富,既有政策高度,又贴近教学实际,对我院教师深入理解新课标、落实体育课程“以体育人”功效及思考学校体育工作“大健康格局”有重要意义。